一、社會實踐單位:海城潤家生活超市城西店
海城潤家生活超市城西店是海城潤家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旗下的社區綜合超市,于2023年7月啟動籌備建設,同年11月28日正式對外營業。超市坐落于海城市西區建設路8號,總占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其中賣場面積3100平方米,是集生鮮果蔬、糧油食品、日用百貨、家居日化于一體的綜合性便民超市,也是海城市西區規模較大的社區配套超市之一。
超市周邊輻射城西社區、建設路新村、和平里小區、福安花園等12個居民小區,服務覆蓋居民超13萬人次。自開業以來,城西店始終秉持“便民利民、誠信經營,以顧客需求為核心”的經營方針,踐行“潤家生活,惠及萬家”的品牌宗旨,累計接待顧客超268萬人次,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便捷、優質的購物服務。憑借規范的管理與貼心的服務,超市先后榮獲“2024年度海城市西區衛生達標單位”“2025年度海城商業系統優秀服務窗口”“省級職工小家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二、實習目的
作為一名文科專業學生,我深知“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在校期間,我們主要學習理論知識,接觸社會、積累實戰經驗的機會相對有限。因此,我希望利用寒假時間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在超市擔任收銀員,親身體驗商業服務行業的工作模式,感受“自己賺錢”的艱辛與收獲的快樂。同時,也想通過這次實踐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與責任意識,為未來步入職場、從事服務相關行業(如旅游、酒店等)打下基礎。
三、實習時間
2025年8月3日—2025年9月4日(共計31天)
四、實習地點
海城潤家生活超市城西店賣場收銀區
五、實習部門和職位
財務部收銀組——臨時收銀員
六、實習心得
今年寒假比往年提前了近一周,為了避免假期“宅家擺爛”、浪費時間,我早早計劃找一份短期兼職,既能鍛煉自己,也能增加一點零花錢。經過多番打聽,我向家附近的海城潤家生活超市城西店投遞了兼職申請,超市負責人告知,因臨近春節購物旺季,需要臨時補充收銀崗位人手,僅需在年前最忙碌的半個月協助工作,我當即報名參加。
起初得知要擔任收銀員時,我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期待能快速上手新工作,卻又擔心自己分不清假幣、不會操作收銀系統。面試時,負責人簡單詢問了我的時間安排與溝通能力,最終從5名應聘者中留下了我和另一位同學。隨后,我們與超市簽訂了短期勞務合同,領取了員工卡與考勤卡,正式開啟了為期兩天的“崗前培訓”——跟著資深收銀員學習收銀流程。
培訓期間,我們主要站在師傅身后觀察操作:從掃描商品條碼(俗稱“打槍”)、核對商品價格,到接收顧客付款、辨別現金真偽,再到找零、打印購物小票,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范。師傅們反復強調:“哪怕是1.2元的青菜,也要仔細掃碼、核對金額,不能有半點馬虎。”除了現金收款,春節期間顧客常用的超市儲值卡、信用卡、移動支付(微信/支付寶)等付款方式,操作流程各不相同,需要逐一記憶。比如刷儲值卡要確認余額、刷信用卡要核對簽名、移動支付要確認到賬提示,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錯。因為不熟悉操作,我在練習時多次弄錯支付方式,被師傅提醒了好幾次,當時甚至產生了“放棄不干”的念頭,但轉念一想,這是難得的實踐機會,不能輕易退縮,便咬牙堅持了下來。
培訓結束后,我們開始分早晚班獨立收銀——早班從8:00到16:00,晚班從16:00到22:00。獨立收銀的壓力比想象中更大:一方面要快速處理顧客的付款需求,避免排隊過長引發不滿;另一方面要時刻警惕“收錯錢、找錯錢”,因為超市規定,下班對賬時若出現“短款”(收銀金額少于系統記錄),差額需由收銀員自行賠償。有一次,我因為慌亂中漏掃了一袋大米,導致下班對賬時短款38元,最后自己補了差額,也因此深刻記住了“逐件掃碼、反復核對”的重要性。
除了操作規范,收銀工作更考驗“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作為直接面對顧客的崗位,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有顧客因商品價格與標價不符而情緒激動,有老人不會使用移動支付需要耐心指導,有顧客漏拿商品返回收銀臺查詢……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總結出幾點心得:
1.服務態度是“生命線”
超市屬于服務行業,“顧客至上”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想要贏得顧客認可,首先要做到禮貌熱情:看到顧客走近收銀臺,主動微笑問好;收款時清晰告知“收您XX元,找您XX元”;顧客有疑問時,耐心傾聽、詳細解答,不推諉、不敷衍。有一次,一位阿姨因為找不到想要的商品而著急,我在收銀間隙幫她聯系了導購員,阿姨臨走時特意回來道謝,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優質服務”帶來的成就感。
2.溝通能力需要“多練習”
以前我在陌生人面前說話會緊張,而收銀工作每天要與上百位顧客交流,逼著我學會了“主動溝通”。比如遇到顧客購買的商品有破損,我會及時告知“您這件商品有點壓損,需要幫您換一件嗎?”;遇到顧客攜帶較多物品,會提醒“請您拿好小票,貴重物品注意保管”。與同事的溝通也很重要:收銀臺缺零錢了,要及時向財務室申請;商品條碼掃不出來,要快速聯系導購員確認——這些經歷讓我明白,“有效溝通”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自信心是“強心劑”
剛開始獨立收銀時,我因為緊張頻頻出錯,總覺得自己“做不好這份工作”。師傅看出了我的焦慮,安慰我說:“誰剛開始都一樣,多練幾次就熟練了,相信自己能行。”后來,我每天下班前都會復盤當天的工作:哪些環節做得好、哪些環節需要改進,慢慢積累經驗,自信心也越來越強。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勇氣不足”,只有敢于邁出第一步,才能不斷突破自我。
4.真誠與微笑是“萬能鑰匙”
顧客的性格各不相同:有急性子的顧客會因為排隊久了而抱怨,有細心的顧客會反復核對購物小票,也有顧客會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遷怒于收銀員。遇到這種情況,“以牙還牙”只會激化矛盾,而真誠的態度、溫和的語氣、耐心的解釋,往往能化解尷尬。有一次,一位大叔因為沒看清促銷活動,誤以為我多收了錢,大聲跟我爭執。我沒有辯解,而是先微笑著說“叔叔您別著急,咱們一起看一下促銷海報”,然后拿出海報逐一核對商品價格,最后大叔發現是自己看錯了,不好意思地向我道歉。這件事讓我明白,真誠與微笑是拉近與顧客距離的最好方式。
雖然這次實習只有短短11天,但收獲卻比在學校里學一個月還多。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未來大概率會從事服務相關工作,這次收銀經歷教會我的“耐心、細心、責任心”,以及與人溝通的技巧,都會成為我寶貴的財富。未來,我會帶著這份實踐經驗,更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為成為一名優秀的服務行業從業者做好準備。
版權所有:易賢網